来源:成体干细胞国家地方实验室
Filippo Milano 美国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脐带血移植项目主任
最近,给 Milano 打电话的人变多了,有患者也有医生。
他们都在咨询一项特别的临床试验,将使用一种特别的脐带血。
这项研究在治疗白血病的同时,还将有望“治愈”另一种不治之症:艾滋病。
从柏林到纽约
幸运的“抗艾”者
就在上个月,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用脐带血移植“治愈”了一位艾滋病感染者。消息瞬间引发了极大关注。
造血干细胞“治愈”艾滋病,这不是第一次。
2007 年的第一例,是同样身患白血病的“柏林病人”。在化疗失败后,他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疗。第二例则是患有霍奇金淋巴瘤的“伦敦病人”,2016 年 5 月接受骨髓移植。
由于前两例分别是白人男性和拉丁裔男性,这位“纽约病人”的少数族裔、女性身份意义重大。因为,不论肤色、不论性别在这里也有了一样的机会。
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治疗艾滋病,关键在于供者要携带一种名为 CCR5Δ32 的突变。
携带这种突变的人非常幸运,他们先天就对 HIV 病毒免疫。因为这种突变能让 HIV 病毒在细胞表面的“落脚点”消失,从而能保护身体不被感染。
但是,想要实现这种治疗,其实有很多条件。比如有带突变的供者(2‰ - 1%),配型成功(计十万分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姜尔烈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介绍,这个几率应该是亿分之二到千万分之一。
干细胞移植
为什么是脐带血
配型也是“难上加难”的一部分,此前的“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都出现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这是一种供者细胞植活后,“反客为主”攻击病人身体的状态,严重时能致死。通常来说,配型程度越高,发生 GvHD 的风险越低。
“柏林病人”的 GvHD 很严重,而且在前年死于白血病复发。“伦敦病人”的治疗没那么激烈,但体重也减掉了 60 斤,移植后一年内出现了听力缺损,发生多次感染。
相比而言,“纽约病人”移植后仅 17 天就出院,也没有患上 GvHD。
威尔康奈尔移植服务主任 Koen Van Besien 说,一种可能性是脐带血干细胞比骨髓干细胞更能适应,“这些都是新生儿细胞,它们的适应能力更强。”
脐带血对配型要求更低,更容易找到匹配的供者。脐血库是实体库,寻找配型更便捷。同时,脐带血移植能诱导出很强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患者复发率低。而 GvHD 程度还很轻微,容易控制,患者有更好的生存质量。
这就是 Milano 看好脐带血移植的原因。
Fred Hutchinson 癌症研究中心的脐带血移植计划自 2006 年启动以来,已经实施手术约 700 例,超过 300 名少数族裔因脐带血而治愈,这就是 Milano 电话不断的原因。
从移植到基因编辑
广阔的应用前景
早在 2016 年,Milano 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脐带血。
在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资助下,这项 II 期试验终于得以启动,本月开始招募10名 HIV 阳性的白血病患者。
和“纽约病人”一样,他们将接受带突变的脐带血移植。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他们也有望“治愈”艾滋病。受试者还将另外输注一种脐带血来源的细胞,从而在免疫系统重建以前提供免疫保护。这也和“纽约病人”相似,她也输注了亲属的干细胞。
“在纽约,他们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干细胞来源,但其背后的想法和我们一样。” Milano 说。
全球公共脐带血库有约 100 万脐带血单位,其中约 1% 可能携带这种突变。
图片来源:摄图网 ID:400091852
Milano 的同事 Hans-Peter Kiem 博士是“战胜艾滋病”项目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在这项临床试验上与他合作。Kiem 的梦想是开发一种可以改变患者自身细胞,以使其对 HIV 具有抵抗力的单次注射剂,这种注射剂有可能用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国家的患者。
2019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指出,邓宏魁、陈虎及吴昊等科学家完成了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
这种探索中的临床策略,未来有望解决携带突变干细胞供者稀缺的问题。而脐血库中的大量库存,也会因为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拥有更多的应用价值。